對於慢性疼痛是否會因環境而病變?這個問就像小孩在不同環境不同學校下學習也會有所不同,很多問題有可能是環境而改變現在的問題。
慢性疼痛在最初可能是有真實的病變?
在心理層面上,一個人對痛的描述總是帶著情緒的成分,痛的經驗在一個人的心理發展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:痛原本是個人自衛系統的一部份,可警告我們身體某一部份正受到傷害。所以痛和環境裡潛在的危險有關係,曾經引起我們疼痛的事物和疼痛的部位。慢性疼痛、心因性疼痛不單純只是周邊神經接受器受到刺激,必須從心理與社會的層面來了解。
痛使得嬰兒哭叫,母親便趕快給予愛撫呵護,由痛引起哭叫,而得到親愛的人的撫慰,最後導致疼痛的解除,痛的本身並不有趣,而是可能隨著痛而來的親愛的人的關懷和撫慰使個人感覺快樂。
學習行為理論認為慢性疼痛在最初可能是有真實的病變,而環境裡的各種因素則使它持續存在或者惡化。
例如當病人抱怨痛時,週遭的人都表示同情關心,這便可能使他繼續採取此一行為。相反的,如果病人叫痛時,大家沒有給他注意,在得不到強化的情況下,這種行為便比較不會再出現。
本站內容僅供參考,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師指導。
Tags:
未分類